網友提問
發(fā)表用戶:南風知我意
提問時間:2025-07-23 11:07
已回復
[問]非遺國際聯合申報與保護在“絲綢之路”沿線有哪些標志性成果?
“絲綢之路”是非遺跨國共享的重要區(qū)域,今年我國與沿線國家在聯合申報、聯合保護非遺項目方面有哪些新進展?例如具體項目名稱、合作機制或預期文化影響?
官方回復
回復用戶:中國企業(yè)網
回復時間:2025-07-23 11:08
聯合申報方面,我國與哈薩克斯坦、烏茲別克斯坦、伊朗四國聯合申報的“絲綢之路傳統(tǒng)商旅文化(茶路遺珍)”項目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,成為2025年唯一跨國聯合入選的“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”。該項目涵蓋中國陜西茯茶制作技藝、哈薩克斯坦駱駝商隊禮儀、烏茲別克斯坦絲綢編織技藝、伊朗波斯茶具制作技藝等12項核心元素,覆蓋貿易往來、語言交流、民俗融合等多元文化維度。其二,聯合保護機制方面,中哈簽署《絲綢之路非遺聯合保護備忘錄》,建立“聯合保護委員會”,每年共同開展2次跨國田野調查(如對“長安-撒馬爾罕”商路沿線非遺傳承現狀的追蹤),并設立“絲綢之路非遺保護基金”(首期規(guī)模500萬美元),重點支持瀕危項目的聯合搶救(如修復哈薩克斯坦境內3處古代商隊驛站的木構建筑)。此外,2025年9月將在西安舉辦“絲綢之路非遺保護成果展”,集中展示四國聯合申報項目的實物、影像及研究成果,預計吸引全球50萬觀眾。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5年5月公告,“絲綢之路傳統(tǒng)商旅文化”項目的入選,標志著跨國非遺保護從“單一項目合作”轉向“文化線路整體保護”的新階段。(數據來源:外交部2025年6月《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合作進展報告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公告)